停水公告

变革中的水务:借力信息化治水

首页    行业动态    变革中的水务:借力信息化治水

在某年世界水日前夕,有一条消息引起人们的震惊。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某研究员称,经过调研发现,长三角地区地面正在逐渐下沉,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因不均匀沉降,目前已发生22处地裂缝。普遍认为,导致地面下沉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事实上,缺乏对水资源的统一协调和统一管理才是其深层次的原因。

 

日益加剧的水危机,日益突出的用水矛盾,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而伴随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所诞生的水务行业的发展状况也备受关注。然而,由于长期形成的管理模式,处于改革中的水务行政管理体制常常陷于困境中,怎样寻求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其突破困境呢?怎样让各涉水部门能够抛开体制上的纷争,实现水务的一体化管理呢?

 

 

1

 
 

 从“多龙管水”到“一龙服务”

面临的困境

水务行业产业链涵盖面较广,包括原水收集与制造、存储、输送、制水、售水、污水收集与处理、排污和回用等。

市场方面

 

目前,我国水务行业正处于变革之中,在市场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 2030年,国民经济需水量将达到7100亿立方米,在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迎来一个水产业的高速发展期;二是长期以来的旧的公用事业体制导致中国水务市场零散、效率低;三是资本高度集中,政策性较强,水价形成机制、水务投融资体制、水务管理体系等均由政府控制。目前,我国政府对于水务行业的市场化问题比较谨慎,更倾向于在产业中引入市场机制,同时维系水务行业中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责任。

管理方面 

 

在管理方面,我国过去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为多部门分割管理体制,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为“多龙管水”,即水源工程由水利部门管理,配水由建设部门管理,污水处理由环保部门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带来了诸如职责不清,各自为政,水源、水质、供水、排水、治污、污水回用等各个环节相互脱节,难以协调的局面。而且由于经营形式的自然垄断性和区域垄断性,使得水务行业管理粗放,运营效率低下,同地域的水务企业所处管理阶段也不相同。相比国外水务行业,我国水务行业管理相对滞后,尤其多头管理,管理混乱产权不明晰,投资结构单一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水务行业进一步发展。 

  

为改变这种局面,在水利部的推动下,各地纷纷成立了水务局,由其负起保障区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职责。水务局的出现,带动了传统的水资源部门分割管理的体制的转变,开始由原来的“多龙管水”向“一龙治水”转变,而应运而生的水务行业则指水资源的管理行业,是除政府职能以外的经营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内容的企业。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涉水部门信息协同管理将是解决水务变革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 
   
水务行业作为我国水资源管理改革后的新兴行业,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处于变革、发展之中。从1993年开始,在水利部推动下,我国开始了一场自下而上、逐步推进的水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国很多城市开始成立水务局,来对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力图改变传统的水资源分割管理体制造成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脱节,供水与补源脱节,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脱节,政出多门,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环境保护不力等弊端。但这场由水利部推动的水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遭遇来自建设部和环保部门的压力,有关争议表现在对水资源行政管理归属、职能划分等方面,对这一体制改革持保留意见的观点认为这种模式有“强化部门行政职能”的倾向,容易引起“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个人利益最大化”等不良后果。

 

 

2

 
 

水务信息协同管理平台”

是有效解决途径

我国的水务体制改革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在充分发挥水利、建设、环保等部门在水源建设、管网建设、以及治污等不同领域职能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二是如何切实有效的推动水务行业一体化管理进程。我们认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涉水部门信息协同管理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水利、建设、环保等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分别管理着各自职能范围内的水资源信息,这也在信息层面上造成水资源信息的割裂局面,各部门之间无法共享信息和数据,从而无法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协调和管理,进而造成水资源低效率使用和浪费。如果将这些涉水部门原有的信息化系统通过一个“水务信息协同管理平台”进行整合,将各部门的水资源信息集成到同一个平台上,就可以实现水资源从源头、生产、输送、回收等各个环节的信息的共享,各涉水部门通过该平台可以检索到自己所需信息,更好地行使管理职能,从而起到水利、建设、环保部门对于水资源信息的协同管理。水务公司的出现,在客观上为这一信息协同管理平台的搭建创造了条件。

 

 

3

 
 

信息化治水的几个关键问题 

由于长期“多龙管水”的局面,我国水务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组织分散、信息封闭”的局面。调查发现,63.9%的水务企业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应用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只有25.0%的水务企业在1990年之前在局部尝试过信息化应用。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主要集中在生产自动化系统和企业内部网络等基础平台建设上。从企业目前实际应用的效果上看,“信息孤岛”现象还十分普遍,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这又体现在组织分散、信息封闭,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信息化部门建设滞后,信息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程度较低,信息化建设不均衡等方面。
   

为了保证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性利用,要求水务行业从“经验管理”、“图纸管理”向“科学管理”、“电脑图文动态管理”转变,这将会推动我国水务信息化的发展和建设,因此我国水务行业信息化建设面临很大的机遇。在这个形势下,我们认为,未来水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整合资源,搭建协同平台,避免重复建设。二、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确保有效投入 。三、兼顾水务行业的社会性和公益性。

 

 

4

 
 

结语

诚然,从“多龙管水”到“一龙治水”是一个曲折的改革过程,但面对水务一体化管理这个趋势,可以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思考我国水务行业的改革。通过建设水资源信息协同管理平台来推动水利、建设、环保等涉水部门和水务公司对于水资源信息的综合管理能力,将有效推动水务一体化管理,并最终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文章转自论文网

 
 
 

2019年5月30日 10:36
浏览量:0
您现在的位置: